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INSIDE 狂飆大跌後 看清比特幣投機派對真相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Photo Credit:REUTERS/Dado Ruvic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今周刊,由今周刊編輯團隊撰文。

當時是去年十二月初,0.8 顆比特幣相當於四十多萬台幣。不過一轉眼,這名學生就不見了,再也看不到蹤影。廖世偉在台大的區塊鏈及數據分析課程,不只是上課,更像是一場派對。包括「幣圈」(研究價格與炒作的投資人)、「鏈圈」(研究區塊鏈技術者)、「礦圈」(專注在挖礦技術)的國內、外人士,就連國內金融機構的高層,也會來旁聽。

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會吸引這麼多人的目光,原因很簡單。標普五○○指數在一七年以來的漲幅不過是一九・四%,相較起來,比特幣就算在十二月中,幣值跌掉三分之一,作為市值最大(二三○○億美元)的加密貨幣,一七年以來幣值飆升逾十四倍;市值第三大的以太幣(Ethereum)也漲了八十八・六倍。

投機狂潮席捲全球 飲料公司改名「區塊鏈」,股價竟大漲

這真的是一場派對──媲美十七世紀鬱金香泡沫的投機派對。就在台灣跨年之前的二十四小時內,瑞波幣(Ripple)的市值,從原來的五百億美元漲到超過一千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原因只有一個:瑞波幣宣布將與日本 SBI 銀行合作信用卡系統。

與加密貨幣有關的飆漲,通常不需要太多原因。美國那斯達克的一家飲料上市公司「長島冰茶公司」(Long Island Iced Tea Corp.)在去年十二月二十日股價為二・四四美元,二十一日則收在六・九一美元,一天大漲一八三%,只因為公司在那一天改名為「長區塊鏈公司」(Long Blockchain Corp.,為「買進區塊鏈」的諧音),並宣布準備舉債四百萬美元研發區塊鏈技術。

你只能用瘋狂來形容這樣的投機,一場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投機:在台灣,只要透過萊爾富付款,就能買到比特幣、以太幣及萊特幣這類的加密貨幣。但加密貨幣除了表層投機的功用,其實也與台股息息相關,還代表了金融科技改變世界的一場大夢。

到底加密貨幣,為什麼這麼了不起?在炒作之餘,它還有什麼價值?

「加密貨幣就是一種利用公開的區塊鏈來記錄支付的貨幣。」廖世偉解釋。而所謂的挖礦,就是用大量的電腦運算能力,去破解區塊鏈丟出來的密碼,這個運算的過程中,礦工也在驗證所有其他的加密貨幣交易是否無誤。當礦工運算完畢,他就會得到一個區塊鏈獎勵,然後系統會再生出一個更難的隨機密碼,讓下一個礦工去解碼。

炒出台股「挖礦題材」 撼訊股價暴漲 167%,台積電也受惠

因此,全世界比特幣的供給,就取決於千千萬萬互相競爭的礦工,搶著下一個生出來的比特幣。比特幣的創辦人中本聰,為了維持穩定的供給,設定越多比特幣被挖出來後,難度就會提升,直到二千一百萬枚比特幣被挖完。

從二○○九年至今,已生產了一千六百萬枚比特幣,但難度不斷提升下,估計要挖到最後一顆比特幣,要到一百二十年後。在比特幣之後,也不斷以比特幣為基礎,衍生出新的加密貨幣,現在市場上約有一千多種加密貨幣供交易。

或許與台灣最相關的,就是加密貨幣背後的挖礦商機。撼訊科技就是台股中最有感的公司,因為撼訊的主力產品 AMD 顯示卡,具有強大的電腦運算能力,可以用在加密貨幣挖礦機上。去年九月三十日,撼訊股價收在三十一・八元;十一月三十日,撼訊股價收在歷史新高八十五元,兩個月的時間股價漲幅是一六七%,也在二○一七年九月創下四十二個月以來單月營收新高。而撼訊也因為在六十日內股價翻倍,被櫃買中心列為注意股股票。

「這波加密貨幣的熱潮,只是一波短期的機會財而已。」撼訊科技發言人謝宗益說。「我們當然有受益,但是我們並沒有因此調整公司方向。」對這一切狂潮,謝宗益說他們仍然冷眼看待。

「其實現在比特幣挖礦,已經跟我們公司的產品沒有太大關係了。」謝宗益說:「AMD 顯示卡主要是用在以太幣的挖礦上。但長期以太幣挖礦技術會不會有什麼改變?這很難講。所以我們仍然專注在本業,不會跑去做挖礦機!」

不過,這波也讓許多人當成兼職礦工。一名越南的台商,就因為當地的電費成本低,因此向廠商收購了大量的顯示卡,在越南開起「礦場」。「從街上看,就像一般的民宅一樣。」一名熟悉礦場運作的人士說,但是一走進礦場,「幾百台的挖礦機在架子上,還有專門的冷卻空調系統。一台機器要插六張顯示卡,而一個礦池,就要用掉兩千多張顯示卡。」這名人士說。

談到在這波數位貨幣狂潮下的受惠者,往往只想到顯卡,但是現在挖礦可說是台股不可忽視的題材之一。台灣市值最高的公司——台積電,也被這波加密貨幣的風潮帶動。

麥格里證券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台積電報告中就指出,台積電一八年第一季的營收將比上一季下滑五%,而非市場預估的下滑九%,就是因為台積電也生產挖比特幣所用的 ASIC 挖礦機的客製化晶片。

報告也指出,ASIC 挖礦機的領導廠商「比特大陸(Bitmain)」已是貢獻台積電營收的十大客戶之一,「我們預測一八年,加密貨幣將貢獻台積電五%的營收。」麥格里報告寫到。但是,大摩的報告則指出,在一八年第二季後,ASIC 能貢獻的需求能見度並不高。

報酬誘人,華爾街卻冷眼   波動大、流動性低,操作難度極高

到底是誰在推升這一場的加密貨幣大漲與大跌?從全球經濟環境來看,從○九年——比特幣發行的那一年至今,光是日本央行及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就增加了十四兆美元;而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主要國家的貨幣供給,也都在這近九年間大增。同時,全球通膨率又出奇地低,逼得全球投資人都在追尋風險貼水更高的資產。

在全球資產價格風平浪靜的情況下,價格動盪的比特幣,提供了金融衍生性商品一個大好機會。這也是為什麼全球最大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在去年十二月開放比特幣期貨交易,給了一直想放空比特幣的避險基金一個完美的機會。

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波奎特(Matthias Bouquet)說:「(比特幣期貨)每天都極度波動,在當今市場上是奇特的資產。」波奎特的團隊已經理論性地從比特幣的挖礦難度中算出「挖礦殖利率」(Mining Yield),一個月期的殖利率約為四・二%」。

但是波奎特也指出這個價格並沒有太多參考價值:「在這個期貨特性如此特殊、流動性低、投機氣氛濃厚、價格波動大的因素下,比特幣期貨在交易理論上很難實際應用。」

雖然比特幣暴漲,但美銀美林證券商品和衍生性商品策略師 Francisco Blanch 認為:「比特幣不和任何一種金融商品連動,或許是避險的選項。但是極度波動的代價就是,你連解釋都很難解釋、更不用說去預測它的價格走勢。」

挖礦耗電量大為隱憂 2 年後用盡全世界電力都不夠

比特幣終究在現實世界中,扮演了極小、甚至負面的角色。雖然投入了大量電力和電腦資源去挖礦,但是這樣的過程,卻極度浪費。根據數位貨幣網站「Digiconomist」公布的資料,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高達三十二・五六兆瓦小時(TWh)。若維持去年的挖礦效率,依照比特幣未來運算需求,二○二○年,全世界的電力都拿去挖礦都還不夠!

作為支付貨幣,比特幣也因為幣值極度波動、交易成本急速攀升,而因為驗證(挖礦)的難度提升,要驗證一筆交易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讓它作為貨幣的功能,被大大地限制住。比特幣的供給是取決於挖礦,而且供給速度固定。但是,比特幣的需求卻不受限制,在炒作氣氛下,越來越多人進場買進比特幣,因此比特幣兌換美元的匯率也一路飆高。

「在有限的供給下、而需求提升無限制,價格漫天暴漲是必然結果。」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首席經濟學家阿爾提斯(Patrick Artus)說。「問題就在於,當需求發生變化時,比特幣的供給無法像央行控制貨幣一樣進行調節,平衡價格也就會無限制地波動。」

事實上,現在比特幣的交易成本極高(一枚比特幣交易成本約為二十六美元)、而驗證交易的時間又延遲到最久十二個小時,比特幣可說除了價值交換之外,實際應用在支付與其他經濟活動的能力,大大受限。「比特幣的熱潮注定會結束。」阿爾提斯說。

一七年十二月十六日,一枚比特幣可以換到超過一九四○○美元,約為台幣五十八萬元,是九年來的歷史新高。但隨後,全球最大的比特幣網站 Bitcoin.com 創辦人表示,所有加密貨幣中,比特幣的風險最高,已將手中比特幣出清。接下來一周,加密貨幣雪崩,比特幣大跌三分之一,現在維持在一萬四千美元左右水準。

面對雪崩,用比特幣領薪水的陳威庭,一點也不擔心。他在一家香港的比特幣新創公司 WageCan 擔任產品經理,他每個月領的薪水中,有一萬元新台幣價值的薪水,是用比特幣發放,直接匯到他的比特幣錢包地址。

「老實說這樣是好的,因為我拿的比特幣數目比較多。如果漲回來的話,等於變相加薪。」陳威庭說。去年三月加入公司的他,那時一枚比特幣約是一千美元,就算經歷過了十二月的大跌,他手上的比特幣價值仍然翻了十倍。

「有信仰,不怕。」陳威庭說。他就是支撐加密貨幣的狂熱分子,在他們的眼裡,這一切的漲跌都是雲淡風輕,而十數倍的價格增值,只是附加價值。

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全球加密貨幣的總市值達到○・五兆美元。但以太坊的創辦人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在推特上卻充滿憂心地說:「這合理嗎?多少沒有銀行帳戶的人有了帳戶?在智慧合約裡的價值,有多少對世界有益?」「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是零,但也絕對不值○・五兆美元,遠遠不足。」到底加密貨幣會帶給世界什麼好處?

數位資產形成「生態圈」將可創造千奇百怪商業模式

「以比特幣為中心的數位資產,已經開始形成一個比特幣生態圈。所謂的炒作、價值儲備,只是這個生態圈的一小個功能。」前時間軸科技共同創辦人暨技術總監李佳憲說。時間軸在一三年被遠傳集團收購後,李佳憲投入虛擬資產,目前是多家企業的數位轉型執行顧問。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被多人看好,就是因為它可以透過寫在區塊鏈裡的『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簡化許多交易流程。」熟悉加密貨幣的德律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鄭旭高也指出。他解釋,智慧合約就是把交易合約直接寫在區塊鏈裡面,只要滿足條件,就會自動執行商業合約。

運用這樣的技術,公司能用首次代幣籌資(ICO)與投資人簽訂合約,類似發行股票的 IPO,自動進行發放股息和其他企業的承諾。台灣本土首件 ICO,就是由沃田實業發起,可以讓消費者用以太幣購買沃田的「咖啡幣」,再用咖啡幣來和商家換咖啡豆。

雖然聽起來像是用複雜的工具做簡單的事,也不像國外的 ICO 帶有股權交換的功能,但沃田實業創辦人周詠珵認為自己是拋磚引玉。「對我來說這才剛開始,相信未來可以透過 ICO 做出更多千奇百怪的商業模式!」

李佳憲認為沃田的案例雖小,卻是讓台灣民眾認識加密貨幣、進而影響實體經濟的好實驗。

雖然這些加密貨幣影響實體經濟的構想,仍在實驗與萌芽階段,但也讓人窺見了加密貨幣超越投資交易的價值。加密貨幣未來能否長久存在,也取決於這些價值。就像布特林在推特上所說的:「如果我們努力的結果,只是在數位帳本上多出幾千億美元的數字,而沒有對社會有實質的貢獻,那我們就失敗了。」



from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http://ift.tt/2CJXN4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