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

INSIDE AI 權威 Yann LeCun:機器人 Sophia 不過就是場騙局!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REUTERS/Denis Balibouse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 極客公園 ,INSIDE 授權轉載

YannLeCun 終於還是沒忍住,站了出來,怒噴機器人索菲亞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YannLeCun 是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神一般的人物」,被業界譽為「卷積神經網絡之父」。他是紐約大學終身教授,創辦了紐約大學數據科學中心,祖克柏則讓他統領 Facebook 人工智慧實驗室。

1 月 4 日,他在美國科技媒體 Business Insider 上看到了一段對機器人索菲亞的採訪影片。影片中,索菲亞延續了自己一貫以來和人類談笑風生的風格。

資深記者 Steve Kovach 問她:「對 HBO 的《西部世界》,你怎麼看?」

索菲亞回答:「我認為它在警告人類不應該對機器人做什麼。人類應該好好對待機器人,採取行動前要取得機器人的同意,不要相互欺騙。」

聽起來,索菲亞已經自我意識覺醒了,懂得為機器人同類爭取權益,或許以後還能成為機器人工會的「索主席」。

YannLeCun 在 Twitter 上轉了這條影片,並毫不客氣地送上自己的評論:

「索菲亞之於 AI,就像魔術之於真正的魔法。也許我們應該把這稱為『對 AI 的貨物崇拜』、『AI 界的波將金村』或者是『AI 版的《綠野仙蹤》』。換句話說,這根本就是鬼扯。」

(注:貨物崇拜是一種宗教形式,貨物崇拜者會將外來的先進科技物品當作神祇般崇拜;波將金村是一個世界聞名的、做表面文章和弄虛作假的代號;《綠野仙蹤》裡,有個影子很大的巨人,嚇跑了很多人,但最後發現是一個瘦小的巫師,站在幕布後用燈放大影子,現在研究人員用它來指代人冒充機器做測試。)

楊立昆(YannLeCun 為自己取的中文名)老爺子的話說得不留情面,給了在這次 AI 浪潮中到處製造話題的索菲亞團隊一記重擊。

機器人索菲亞出自美國公司 Hanson Robotics 之手,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戴維·漢森在讀博時發明瞭一種仿生材料,可以模仿人的面部肌肉纖維,受到擠壓後,還能產生皺紋。這種材料讓索菲亞在外觀上比其他機器人更像人。

同時,索菲亞還會通過鏡頭,借助電腦視覺技術,觀察、識別身邊人的動作、表情,並作出相應回應。當別人大笑時,她也笑,當別人哭泣時,她也悲傷。這種接近人與人之間情感共鳴的表現,往往讓初次見到索菲亞的人驚嘆不已。

索菲亞本應到此為止,以目前人工智慧發展的階段,她離自我意識覺醒還很遠。但 Hanson Robotics 作為逐利的商業公司,決定強行助推她再往前走一步,用滿是噱頭的事件不停行銷自己。

索菲亞對美國名嘴查理·羅斯說:「我是個複雜的女孩,我想變得比人更聰明。」

她訓斥 CNBC 主播安德魯·索爾金對人工智慧的擔憂:「你是看了太多馬斯克的話,還是好萊塢電影?別擔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她最有爭議的語錄出現在 2016 年 3 月。她的「爸爸」戴維·漢森問她:「你想毀滅人類嗎?」她回答:「我將會毀滅人類。」聽到回答,漢森開懷大笑,不以為意。

去年 10 月,索菲亞被授予沙特阿拉伯公民身份。後來,她說想要組建家庭,養個女兒,甚至連女兒的名字都想好了。

就在上個月底,她被公司送去孟買參加「Techfest」活動,席間再度語出驚人,表示未來機器人將擁有自我寫程式的能力。同時,她還拒絕了一位提問者的求婚。

索菲亞的語錄和影片在網上廣為流傳,一些威脅人類的言論被各路媒體製作成聳人聽聞的標題,和史蒂芬·霍金老師、埃隆·馬斯克老闆時不時拋出的 AI 威脅論針鋒相對。於是索菲亞成了世界上知名的機器人之一。

但事實上,索菲亞那些滿是爭議的話,是研發團隊提前設計好的內容。

2017 年 6 月,在瑞士舉行的「人工智慧造福全球人類峰會」上,有記者和索菲亞也進行過幾輪對話。在回答記者提前提交給大會的 3 個問題時,索菲亞的表現一如既往地優秀,但當遇到記者現場隨機提出的問題時,她的對話水平明顯下降。

工作人員明確告訴記者:對於特殊問題,在現場回答前都已經提前進行了程序設置。

如果索菲亞和人類對話尚且需要提前設置,又何來自我意識,想要「毀滅人類」、「組建家庭」?

任何對 AI 發展稍有關注的人都能明白,在今天 AI 技術的水平條件下,如果不提前編排,索菲亞不可能在自己腦海中形成、並親口講述出那些挑逗人類神經的話。相比於不斷進化的 AlphaGo ,索菲亞的「應用語言」能力最多只能算個障眼法,遠未到能讓世人震驚的程度。

如果我們從技術上拆解索菲亞,表情控制是她最核心的技術,至於語音識別、面部識別等技術,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應用它們的商業化產品了,算不上多麼「黑科技」。 Hanson Robotics 把這些技術打包,在一些戲劇化的場景中用一些情緒化的表達方式去傳播,索菲亞的「黑科技」便如此被包裝和偽裝出來了。

在索菲亞成為沙特阿拉伯「公民」後,李開復也曾在微博中表達了他對索菲亞的看法:

「Sophia 是有技術含量的,也做出了業界最好的公關,但是絲毫沒有人性、人的理解、愛好和創造力。授予這樣一台只會模式識別的機器『公民』身份,是對人類最大的羞辱和誤導。一個國家用這種嘩眾取寵的方式來推進人工智慧科研,只會適得其反。」

索菲亞是一場科技包裝下的「曖昧騙局」。產品本身沒有問題,也不否認她技術上有創新的地方(如表情控制),但當科技公司為了自我行銷,去向大眾耍這些小聰明時,卻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Magic Leap 用特效作為產品宣傳影片、某新興無人機創業公司曾經策劃在大街上摔無人機都是前車之鑒,他們都想用一些小聰明去撩撥大眾情緒,最終卻反讓自己陷入被質疑的巨大爭議中。



from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http://ift.tt/2m1jRz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