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INSIDE 央行鬆口了! 評估發行數位貨幣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本篇來自 聯合新聞網 ,記者楊筱筠,INSIDE 經授權轉載。

央行副總裁楊金龍昨(10)日出席中華經濟研究院「金融科技與貨幣金融政策」論壇指出,央行正以 區塊鏈 或分散式帳本技術為本,研究發行法定數位貨幣的優缺點,這是央行首次對外表示對發行法定數位貨幣展開評估。

他說,未來央行將會試驗區塊鏈或是分散式帳本技術,先行應用在台灣大額支付系統的可能性,也會持續推廣各種電子支付工具。

央行資料顯示,到 9 日為止,國際虛擬貨幣高達 1,300 種,總市值約 7,543 億美元,其中 34%為比特幣。

央行昨天傍晚發文說明,只在研究其優缺點,還沒有到評估發行與否的階段。

國際也有央行評估法定數位貨幣的發行,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英國英格蘭銀行、 瑞典 央行、加拿大央行、新加坡貨幣管理局,其中英格蘭銀行宣布暫緩發行法定數位貨幣計畫,但瑞典央行、中國人行仍持續研究。

楊金龍指出,「各國不會貿然實施,目前尚未有央行發行法定數位貨幣」。

雖然央行對數位貨幣的態度仍謹慎,但外界認為已向前邁進,畢竟過去總以「還沒有央行發行」回應學界跟上時代的呼籲,而這也是 2016 年張善政任行政院長時交代央行「研究」後,央行首次公開提出 17 頁的簡報。

楊金龍從技術、政策、法制以及經濟社會問題進一步分析,他指出,法定數位貨幣須能與實體經濟連結,若虛擬通貨廣泛運用在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將可能取代法定貨幣,準備金供需、貨幣乘數、貨幣流通速度都可能受影響,最後會影響央行的 貨幣政策 執行。

楊金龍分析,技術上,法定與數位貨幣須要能接軌,軟硬體要整合,成本效益應謹慎審酌,法定數位貨幣要採用何種技術,也需要研究與測試。央行目前已完成銀行間代收代付概念驗證。

政策上,法定數位貨幣如果通過,會衝擊台灣的貨幣需求及貨幣創造機制,為因應貨幣型態結構改變,央行要詳細評估數位貨幣發行對金融穩定、貨幣政策以及金融監理的影響。法制面來看,法定數位貨幣為新形態資產,須由國家法律賦予債務清償效力,並顧及隱私保護,及訂定發行管理事項、交易與清算作業相關規定。

成本上,發行法定數位貨幣需要投入龐大費用,央行也須同時管理數位與實體貨幣,成本負擔反而增加,有鑑於此,未來法定數位貨幣要達到一定經濟規模,才可以發揮效益、降低交易成本。

目前國際間虛擬通貨發展現況 圖/經濟日報提供

from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http://ift.tt/2CSDCk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