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風生活 事蹟被改成小說、美劇、電影!美國傳奇FBI神探與殺人魔對話,分析心理揭變態動機…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約翰·道格拉斯(John E. Douglas),在美國可謂是家喻戶曉的名人,如果要在這位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探員的名字前加什麼抬頭,那肯定是「神探」、「當代福爾摩斯」之類的詞彙。相信我,他真的比李昌鈺博士有名多了。

道格拉斯是FBI裡首批側寫員(criminal profilers)之一,他出版了十幾本有關犯罪心理學的書,幾乎每一本都是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的書籍。

約翰·道格拉斯(圖/澎湃新聞提供)

約翰·道格拉斯(圖/澎湃新聞提供)

正如中國的影視工作者不斷把包公、狄仁傑、宋慈等人的探案故事改編成電影、電視劇。這位1945年出生的「神探」,也為好萊塢的編劇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在湯瑪斯·哈里斯所著「漢尼拔」系列小說裡,FBI行為科學部特工傑克·克勞福的人物原型便是道格拉斯。在1986年的電影《1987大懸案》裡丹尼斯·法里纳飾演克勞福、斯科特·格林在1991年上映的《沉默的羔羊》裡詮釋了這一角色,此外還有2002年的電影《紅龍》中哈維·凱托也演了一回克勞福。2013年至2015年三季電視劇《漢尼拔》裡,勞倫斯·費許朋也飾演了同一角色。

電視劇《漢尼拔》中還有另外一個角色也同樣基於道格拉斯的事蹟改編,按照該劇主創布萊恩·富勒的說法,第一季中休·丹希飾演的FBI特工威爾·葛蘭姆的部分人物線源自道格拉斯。長壽美劇《犯罪心理》中的兩個重要角色——FBI側寫員傑森·蓋迪與大衛·羅斯,他們的原型都是道格拉斯。

丹尼斯·法里纳(左上)、斯科特·格林(右上)、哈維·凱托(左下)和勞倫斯·費許朋(右下)均飾演過克勞福。(圖/澎湃新聞提供)

丹尼斯·法里纳(左上)、斯科特·格林(右上)、哈維·凱托(左下)和勞倫斯·費許朋(右下)均飾演過克勞福。(圖/澎湃新聞提供)

這樣一位傳奇性的FBI特工,他的個人經歷也同樣引起美國公眾的興趣。根據他的工作經歷改編的電視劇《破案神探》(Mindhunter)第一季全10集已經在Netflix一次性上線。實際上,該劇劇本最早投給的是HBO。顯然後者錯失了一個大蛋糕,該劇自10月13日上線以來,收獲劇評界和普通觀眾的一致好評。而就在今年4月,該劇上線前半年,它已經獲得Netflix的第二季預定協議。

《破案神探》第一季海報。(圖/澎湃新聞提供)

《破案神探》第一季海報。(圖/澎湃新聞提供)

觀看《破案神探》是需要一些心理建設的,因為它用冷酷、平靜的鏡頭語言揭露了人性的陰暗面。看的時候,始終有一個疑問縈繞我的心頭,到底該劇中哪些是真實發生的,哪些則是藝術加工過的。

讓我儘量以不劇透的方式把事情說清楚。不過在我看來,劇中許多真實發生的案件,可能有許多人早已知曉,因為這些都是美國歷史上真實發生的大案,在探索頻道之類的大案回顧裡,觀眾們可能多多少少看過有關這些案件的紀錄片。至於虛構部分,也多半是道格拉斯經手案件的重組。

好萊塢名導大衛·芬奇是《破案神探》製片人之一,圖為他在該劇拍攝現場。(圖/澎湃新聞提供)

好萊塢名導大衛·芬奇是《破案神探》製片人之一,圖為他在該劇拍攝現場。(圖/澎湃新聞提供)

所以為什麼美國觀眾對該劇反響不錯,可能大部分原因在於該劇會讓觀眾感歎,「喔,我知道那件案子。」而這樣的共鳴,在美國之外或許就減弱了許多。不過人性是相通的,美國之外的觀眾同樣也會震驚——那些連環殺人犯還是個人嗎?

簡單說,之所以道格拉斯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名人,是因為他在美國開創性地做了一件事,與那些臭名昭著的罪犯坐下來面對面訪談,試圖瞭解這些人的作案動機、作案前後心理變化、作案觸發點是什麼,以及最為關鍵的,如何將這些訪談建立科學模型,用於今後的刑偵工作同時預防犯罪。

《犯罪分類手冊》第一版封面,該版為口袋書,方便執法人員攜帶。(圖/澎湃新聞提供)

《犯罪分類手冊》第一版封面,該版為口袋書,方便執法人員攜帶。(圖/澎湃新聞提供)

事實上,道格拉斯可能一開始並沒有想過要成為一名社會名流,他與FBI同事們合作出版的第一本書,名叫《犯罪分類手冊》(Crime Classification Manual),這本書的主要用途是幫助聯邦調查局探員與全美各大警局警員更好地開展刑偵工作。這本手冊至今仍然是美國執法機構培訓職員的必讀書籍,迄今已經更新了三個版本。

但道格拉斯的名頭還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變得家喻戶曉,令他名聲鵲起的原因之一是他在破獲「1979年至1981年亞特蘭大連環殺人案」中作用,他運用心理分析的方式成功鎖定兇手,使他成為媒體的寵兒。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美國公眾對於犯罪心理學知之甚少,道格拉斯的探案方式在一般人看來可能與靈媒別無二致。

湯瑪斯·哈里斯的《紅龍》、《沉默的羔羊》等書相繼出版並成為暢銷書,以及根據它們改編的電影在美國票房大賣,也令道格拉斯出了大名。儘管有關哈里斯與道格拉斯之間友誼的報導不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哈里斯在成為作家前,是一位罪案線記者,因此他清楚知道FBI行為分析部門的作用,以及他不斷地在媒體上提到道格拉斯就是那個克勞福。

在《破案神探》上線之際,1995年出版的《心理神探》再次出版。這是2017年版封面,該書已寫明Netflix即將播放由此書改編的電視劇。(圖/澎湃新聞提供)

在《破案神探》上線之際,1995年出版的《心理神探》再次出版。這是2017年版封面,該書已寫明Netflix即將播放由此書改編的電視劇。(圖/澎湃新聞提供)

1995年道格拉斯與馬克·歐爾薛克合著的《心理神探:FBI首位犯罪剖繪專家緝兇檔案》(Mind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最終奠定了他「當代福爾摩斯」的地位。《破案神探》主創團隊說,他們就是根據該書改編的,但電視劇與原著並非一一對應的關係。

有一件十分吊詭的事,把道格拉斯稱為「神探」似乎不是太妥當,當然他的確運用心理分析,側寫出了一些大案中犯罪嫌疑人可能的性別、年齡、種族等資訊。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於回顧已經發生的案件。除了《心理神探》外,他的另一本代表作《與性有關的兇殺案:模式與動機》(Sexual Homicide: Patterns and Motives),也是他前往各地監獄與罪犯進行訪談的成果。換言之,案子到他手上,案子早已告破了。

那麼為何道格拉斯的江湖地位如此之高?

還是前文所述,開創性地將犯罪心理學引入刑偵領域。這就相當於近年來DNA等刑偵生化科技的不斷發展,讓執法人員在物證收集方面獲得長足進步。道格拉斯的行為分析能夠幫助縮小偵查範圍。

在《破案神探》的開頭,美國各地警員都在困惑一件事,那些令人作嘔的犯罪為何發生,罪犯的動機是什麼?難道僅僅用一句「他們是瘋子」就能解釋清楚了嗎?

霍頓(右)與比爾。霍頓手上展示的圖片,就是當年「高跟鞋殺人犯」對受害人拍攝的照片中的一張。(圖/澎湃新聞提供)

霍頓(右)與比爾。霍頓手上展示的圖片,就是當年「高跟鞋殺人犯」對受害人拍攝的照片中的一張。(圖/澎湃新聞提供)

劇中,由強納森·葛洛夫飾演的霍頓·福特,顯然便是脫胎於道格拉斯的角色,希望通過回訪罪犯的方式,探尋這些人的作案心理。但他一開始遭遇了許多挫折,最主要的阻力來自官僚的聯邦調查局內部。在FBI上層領導看來,該局探員的主要職責是破案,而不是與已經結案的罪犯進行訪談,因為這可能引發媒體及公眾的質疑——為什麼還要跟這些罪惡滔天的罪犯對話,難道是要給他們減刑嗎。

一開始霍頓想要訪談的物件是曼森,就是那個把名導波蘭斯基的妻子連捅16刀的「曼森家族」頭目,但監獄方面無法放行。於是他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另一個1970年代的連環殺人犯艾德,此人也是個令人膽寒的殺人魔頭,他殺了包括自己母親在內的多位女性,並且令人髮指地是切下被害者的頭顱並進行猥褻。

連環殺人犯艾德(左)向霍頓展示,為何他要從左耳根到右耳根切下被害人頭顱,因為英文裡開懷大笑「ear to ear」是真的。這句臺詞讓霍頓意識到艾德沒有普通人的負罪感。(圖/澎湃新聞提供)

連環殺人犯艾德(左)向霍頓展示,為何他要從左耳根到右耳根切下被害人頭顱,因為英文裡開懷大笑「ear to ear」是真的。這句臺詞讓霍頓意識到艾德沒有普通人的負罪感。(圖/澎湃新聞提供)

霍頓就是從艾德開始,確立了行為分析的一些初步模型與理論。令我震驚的是,飾演艾德的克萊門·布裡頓與原型太像了。

艾德原型。劇中那些飾演連環殺人犯的演員都可謂是「神還原」。(圖/澎湃新聞提供)

艾德原型。劇中那些飾演連環殺人犯的演員都可謂是「神還原」。(圖/澎湃新聞提供)

總之,霍頓在艾德上的研究,得到了其同事比爾·坦奇(原型為FBI探員勞勃·萊斯勒)的認同,兩人開始通力合作,前往各大監獄與一系列罪犯如「高跟鞋殺人犯」傑瑞·布魯托斯、殘殺芝加哥八名女生的理查·史派克等人進行訪談(請注意,劇中這些罪犯的犯罪經歷是真實發生過的)。

霍頓和比爾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學界的認可,心理學家溫蒂(原型為安娜·沃爾伯特·柏格斯博士)也參與到這項訪談研究工作中來。但很快,霍頓就與同儕產生了分歧,他認為研究成果可以立刻運用到實踐中去(劇中他幫助多地警方破案,這些案件情節與真實案件有出入)。但溫蒂等人認為,首先是要出研究成果,因為一旦這項研究被外界所知,可能會帶來無盡的麻煩,至少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讓還沒有接受訪談的罪犯瞭解事情,可能會「污染樣本」。

心理學家溫蒂逐漸與霍頓產生工作分歧。(圖/澎湃新聞提供)

心理學家溫蒂逐漸與霍頓產生工作分歧。(圖/澎湃新聞提供)

觀看《破案神探》,觀眾們很容易認同霍頓的視角,因為最近幾十年犯罪心理學在社會層面的評價,很容易讓公眾反推出霍頓當時所作所為是正確的觀點。但設身處地地為劇中其他角色所想,也同樣可以發現,他們當時的擔憂並沒有錯。

舉個例子,前幾年李玫瑾教授因為「激情犯罪」之類的評論,在網路上引來極大的爭議,但她的用詞並沒有逾越犯罪心理學的表述,這就是一個基本的術語。可見公眾情緒與學術研究之間有時誤會很深。如果你看了《破案神探》,也許就會理解的。

文/哈搭巴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澎湃《有戲》(原標題:那些美劇裡的連環殺手都是瘋子嗎?)

責任編輯/趙元



from Storm Media Group RSS http://ift.tt/2ldOY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