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BYTE 在今年初的 CES 大展上推出搭載 Microsoft Azure AI 人工智慧技術的電競筆電,全新的 Aero 15 系列延續先前薄型的筆電外型,本次使用窄邊框設計,將 15.6 吋的顯示螢幕嵌入 14 吋寬度的機身中,也讓筆電重量僅有 2.0Kg,機身厚度則為 1.8cm。此外,全新的 Aero 15 也主打 All Intel Inside 硬體零配件,最高搭載 Intel 第八代 Core i9 處理器、2 顆 Intel 760p SSD 固態硬碟、最高 32GB DDR4-2666MHz 記憶體,以及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Max-Q with 8GB GDDR6 記憶體,同樣是一款輕薄與效能兼具的電競筆電機種。
GIGABYTE AERO 15-Y9 重點規格: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處理器:Intel Core i9-8950HK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Max-Q)with 8GB GDDR6 VRAM
記憶體:最高 32GB DDR4 2666MHz
顯示螢幕:15.6 吋 AUO IPS 顯示螢幕(UHD/Pantone 色彩認證)
I/O 埠:2x USB 3.1 Gen1 (Type-A)
1x USB 3.1 Gen2 (Type-A)
1x Thunderbolt 3 (USB Type-C)
1x HDMI 2.0
1x DP 1.4 & USB3.1 (USB Type-C)
1x 3.5mm 耳機 / 麥克風複合插孔
1x UHS-II SD讀卡機
1x 電源輸入
1x RJ-45 (網路插孔)
網路連線:Killer Wireless-AC 1550/藍牙 5.0+LE
機身尺寸:35.64( W )x 25( D )x 1.89( H )cm
機身重量:2.0Kg
小編拿到的測試機種為 Aero 15-Y9,詳細的硬體規格誠如上方所列,GIGABYTE 另外還推出 Aero 15-X9 的機種,詳細的硬體規格差異小編會在文末分享給各位。Aero 15 的外盒包裝上印有 Aero 字樣,隨機還有附贈 GIGABYTE 15 吋後背包,以及 USB 有線滑鼠。
- 外盒包裝
- 隨附配件
Aero 15 採用全鋁合金機身設計,螢幕上蓋的 GIGABYTE 則有燈光效果,下方則有延續前代機種的奈米壓印技術裝飾,不過這次 Aero 15 僅會推出灰黑配色機種,喜歡之前橘黑配色的朋友可能要適應一下。機身尾端則是採用隱藏式轉軸設計,讓筆電看起來更加簡約。
- 筆電上蓋
- 機身轉軸
Aero 15 的 I/O 端子分佈在筆電左右兩側,詳細的配置小編就不多作介紹,另外還有電源輸入插孔與防盜鎖孔等規格配置,且在 1.8cm 的機身上加上 RJ-45 有線網路孔,也是滿便利的設計,能夠提供較為穩定的網路連線。
- 右側 I/O
- 左側 I/O
Aero 15-Y9 搭載 15.6 吋 AUO 生產的 4K 面板,為 IPS 霧面螢幕設計,支援 100% Adobe RGB 廣色域,以及 X-Rite Pantone 認證的 Individually 校準技術,如果要選擇 LG IPS 面板的機種,就要購買 Aero 15-X9 的機種。5mm 厚度的極窄邊框設計,也讓視訊鏡頭下移到螢幕下方,在實際使用上會有點彆扭,到不如像 ASUS 一樣取消視訊鏡頭配置,改用外接的方式提供,還可以多獲得一次配件費用的收入,另外視訊鏡頭還附上雙陣列式麥克風。
- 顯示螢幕
- 視訊鏡頭
筆電內部則備有獨立數字按鍵部的全尺寸鍵盤,具備單點 RGB 全彩背光,以及全區防鬼鍵等配置,電源按鍵位於鍵盤正上方,下方的 Windows 精準觸控板,支援多種手勢操作輸入功能,操作範圍則稍微小了一點,但對整體使用上影響不大,至於 Aero 15 的散熱孔則位於機身尾端,具備左右雙散熱孔配置。
- 筆電 C 件配置
- 鍵盤配置
- 散熱孔配置
筆電底蓋則有三個進風孔配置,下方的六角型螺絲也可以拆卸,但為了機身保固建議各為不要自行打開底蓋,小編則是為了確認機身內部硬體零配件是否真的為 All Intel Inside,才進行拆機作業。
- 筆電底蓋
- 硬體零組件
靠近機身尾端則有雙散熱風扇與散熱導管系統,同樣也是分成 CPU 與 GPU 獨立風扇與散熱系統,記憶體部分則為 Samsung 生產的 DDR4-2666MHz 規格,為雙插槽雙通道配置。
- 散熱系統
- 記憶體
儲存硬碟則是 Intel 760p SSD 固態硬碟,在鋰電池右方還有一個 NVMe/SATA 插槽可供升級與擴充硬體使用。
- 儲存硬碟
- NVMe/SATA 擴充插槽
無線網路晶片則是 Killer Wireless-AC 1550,搭載 Killer DoubleShot Pro 技術,能自動連接最佳網路,這個晶片也是採用 Intel 核心製成,勉強也可以算是 Intel 的零組件規格。內建的充電式鋰電池,則為 94.24Wh 大容量,官方提供的續航力數據則有 10 小時左右。
- 無線網路晶片
- 充電式鋰電池
專用變壓器為 230W 規格配置,電源線為可拆卸式設計。
- 專用變壓器
- 變壓器規格
實際測量這款 Aero 15-Y9 的機身重量為 2.097Kg,機身厚度則為 19.19mm,與官方提供的規格差異並不大,也算是輕薄的機身設計,尤其是以電競筆電產品來說。
- 筆電重量
- 筆電厚度
GIGABYTE 重新設計了筆電內建的管理設定應用程式,Control Center 主介面則可以看到 CPU、GPU、記憶體與儲存硬碟空間,下方則有其它硬體規格,以及散熱風扇轉速等資訊。管理設定選項則可針對電源效能模式、音量、亮度等功能進行調整,效能模式包含自動、省電、平衡、高效能與自訂五種,自動模式則是原廠預設,接上電源後會自切換高效能模式,電池供電時則會切換到省電模式。
- GIGABYTE Control Center
- 管理設定介面
- 效能模式選項
- 自動效能模式設定
應用程式中還有 Fusion 鍵盤背光的顏色與燈光模式切換,另外還有散熱風扇模式可選擇,包含靜音、手動與電競等模式,最後的智慧工具,其實就是之前獨立的 Smart Update 更新應用程式,可提供各種硬體韌體快速更新。
- Fusion 燈光設定
- 散熱風扇模式設定
- 智慧工具
- 韌體更新
內建 Microsoft Azure AI 人工智慧功能,在開機時就會自動啟動,之前小編在 CES 大展上看到的只有 AI Edge 與 AI Cloud 兩個模式,最近更新後則有 AI Demo 與 AI Disable 模式,模式可以讓使用者手動選擇效能模式,而不要讓 AI 自行判定。至於其他兩個 AI 模式,則與先前報導的運作方式相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 Gigabyte 推出 Aero 15 與 AORUS 15 電競筆電 導入 AI 讓效能運用更有效率! 進行觀看。
- AI 控制介面(快速功能)
- AI 控制介面(桌面)
Aero 15-Y9 內建 Intel Core i9-8950HK 2.90GHz 處理器,為六核心 12 線程架構,搭配 12MB L3 快取記憶體,主要記憶體則為 32GB DDR4 2666MHz,採用雙通道架構。顯示卡部分則有 Intel UHD Graphics 630 內顯晶片,以及最重要的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Max-Q 顯示晶片,搭配 8GB GDDR6 獨立顯示記憶體。
處理器效能測試:
在 CPU-Z 測試軟體中,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440.0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3299.2 分,CINEBENCH R15 的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為 167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是 1,186 分,OpenGL 效能表現則有 104.64fps,至於在 X264 影音轉檔效能上則獲得 38.7FPS的效能表現。Geekbench 4 的 CPU 效能測試部分,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5,074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23,090 分。
- 處理器效能
- Geekbench 4 處理器效能
快取記憶體與記憶體效能測試:
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 37331 / 40527 / 35597 MB/s(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則為 65.0ns,至於 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為 226.22 / 200.75 / 254.28 GB/s(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12.5ns。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Aero 15-Y9 搭載 M.2 NVMe PCIe 3.0x4 2TB SSD 固態硬碟,為了應付肥大的遊戲應用程式,加大儲存容量是必須的改變。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效能表現為 2977 / 1509 MB/s,TxBench 效能測試中,循序 Max QD32 效能測試中,這顆硬碟也獲得 2950.785 / 1575.149 MB/s 的效能表現。 至於開機速度實測方面,最佳的開機時間為 29.812 秒。
- 硬碟資訊與效能
- 開機速度測試
圖型效能測試:
Aero 15-Y9 在 3DMark Fire Strike 三種測試模式下,分別獲得 17,301 / 2,329 / 903 分的效能表現,在 3DMark Time Spy 測試模式下,這款筆電則獲得 1,333 的效能表現,整體的效能等級排名,約在遊戲電腦的整體平均之後,最大的影響還是因為這款筆電採用 4K 顯示螢幕的關係。
- 3DMark Fire Strike 效能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效能
-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效能
- 3DMark Time Spy 效能
使用 3DMark 兩個 DX12 測試環境模式另外進行效能測試,在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模式下,得到 651 分的效能分數,至於 VRMark Orange Room 測試模式,則有 7,182 分的效能表現,在 VR 遊戲的支援上算是相當不錯。
-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效能
- VRMark Orange Room 效能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圖形測試軟體中,將圖形品質設定在 Ultra 模式,關閉垂直同步並開啟 4xAA 反鋸齒模式,在 4K 全螢幕解析度下,則有 770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30.6fps 效能表現,另外設定在 FHD 全螢幕解析度下,維持其他的環境設定,測得 3,114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123.6fps 效能表現。
-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效能(4K)
-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效能(FHD)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測試模式中,也採用相同的環境設定,在 4K 全螢幕解析度下,獲得 1,203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28.8fps 效能表現,在 FHD 全螢幕解析度下,則有 4,595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109.8fps 效能表現。
-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效能(4K)
-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效能(FHD)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圖形效能測試軟體中, 小編使用 4K OPTIMIZED 與 1080P Extreme 兩種模式進行測試,前者獲得 5,253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39.29fps 效能表現,後者則為 3,849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28.79fps 效能表現。
-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效能(4K)
-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效能(FHD)
在《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的效能實測中,小編使用 4K 解析度高品質、4K 解析度標準品質與 FHD 高品質三個模式進行測試,分別獲得 2,571 分、2,752 分與 6,967 分的效能分數成績。
- FFXV 效能測試(4K High)
- FFXV 效能測試(4K Standard)
- FFXV 效能測試(FHD)
實機遊戲效能測試:
《古墓奇兵:暗影》的遊戲效能測試,遊戲環境設定在 3840 X 2160 全螢幕解析度,關閉垂直同步並開啟 TAA 反鋸齒,影像設定則在最高的設定,測得的效能表現為平均 27fps,在相同的解析度設定,將影像設定在高的情況下,則可獲得平均 32fps 的效能表現結果。
- 《古墓奇兵:暗影》顯示設定
- 《古墓奇兵:暗影》影像設定
- 《古墓奇兵:暗影》效能(4K 最高)
- 《古墓奇兵:暗影》效能(4K 高)
這邊小編也將螢幕解析度設定在 1920 X 1080,並將影像模式設定在最高的狀態,測得的效能表現則為平均 67fps。
- 《古墓奇兵:暗影》顯示設定(FHD)
- 《古墓奇兵:暗影》影像設定(最高)
- 《古墓奇兵:暗影》效能(FHD)
《戰地風雲5》的遊戲設定同樣在 4K 全螢幕解析度,關閉垂直同步並開啟 DX12 與最高特效品質,測得的效能表現則有平均 31.5fps,小編也將螢幕解析度設定在 FHD 全螢幕解析度下,使用相同遊戲環境設定進行測試,測得的效能表現則為平均 57.3fps。
- 《戰地風雲V》影像基本設定(4K)
- 《戰地風雲V》影像進階設定(4K 最高)
- 《戰地風雲V》影像基本設定(FHD)
《極地戰嚎5》的實機遊戲效能測試,在全螢幕 4K 解析度,關閉垂直同步,並將畫質品質設定在極高的配置,最終測得的效能表現為平均 33fps,在相同解析度環境下,將畫質品質設定在高的配置,測得的效能表現則為平均 36fps。
- 《極地戰嚎5》螢幕設定(4K)
- 《極地戰嚎5》畫質設定(4K 極高)
- 《極地戰嚎5》效能(4K 極高)
- 《極地戰嚎5》畫質設定(4K 高 )
- 《極地戰嚎5》效能(4K 高)
這邊也用 FHD 全螢幕解析度,以及極高的畫質品質設定來進行測試,最終測得的效能表現為平均 55fps。
- 《極地戰嚎5》螢幕設定(FHD 極高)
- 《極地戰嚎5》效能(FHD 極高)
《榮耀戰魂》的實機遊戲效能測試,則在 4K 全螢幕解析度,關閉垂直同步並開啟 TAA 反鋸齒模式,影像品質則設定在極高的狀態,最終測得的效能表現為平均 31.12fps,小編也將影像品質設定在高的狀態下進行測試,測得的效能平均為 36.25fps。
- 《榮耀戰魂》顯示設定(4K)
- 《榮耀戰魂》影像設定(極高)
- 《榮耀戰魂》效能(4K 極高)
- 《榮耀戰魂》影像設定(4K 高)
- 《榮耀戰魂》效能(4K 高)
這邊也來看到在 Full HD 全螢幕解析度下,畫質設定則使用自訂模式,開啟 TAA 反鋸齒模式,測得的效能表現為 87.25fps。
- 《榮耀戰魂》顯示設定(FHD)
- 《榮耀戰魂》影像設定(FHD)
- 《榮耀戰魂》測試(FHD)
《刺客教條:奧德賽》實機遊戲效能設定,測試環境設定為 4K 全螢幕解析度,並將畫面品質與特效開啟至極高的配置,測得的效能表現為平均 33fps,另外在畫面品質與特效在最高的設置下,則測得平均 45fps 的效能表現。
- 《刺客教條:奧德賽》顯示設定(4K)
- 《刺客教條:奧德賽》畫面設定(4K 極高)
- 《刺客教條:奧德賽》效能(4K 極高)
- 《刺客教條:奧德賽》畫面設定(4K 高)
- 《刺客教條:奧德賽》效能(4K 高)
最後在相同的遊戲環境設定下,將螢幕解析度設定在 Full HD 全螢幕,測得效能表現為平均 55fps。
- 《刺客教條:奧德賽》顯示設定(FHD)
- 《刺客教條:奧德賽》畫面設定(FHD 極高)
- 《刺客教條:奧德賽》效能(FHD 極高)
散熱效能測試:
配備雙散熱風扇與純銅導熱管的 Aero 15-Y9 電競筆電,小編是在高效能模式與 Gaming 散熱模式下進行燒機測試,同樣使用 FurMark 與 Prime95 應用程式分別為 GPU 與 CPU 進行壓力測試。在待機時,可以看到 CPU 溫度為 38 度,耗電量平均為 13.79W,GPU 溫度則為 37 度。至於筆電最高溫處位於尾端左右兩側散熱孔,最高溫則來到 34.4 度。
- 燒機實測(待機)
- 機身溫度實測(待機)
在兩個應用程式運行約 20 分鐘後,CPU 溫度則提升到 90 度,耗電量則提升到 29.42W,至於 GPU 溫度則來到 85 度,筆電機身最高溫處則語帶幾時相同,不過最高溫則來到 66.6 度,主要的鍵盤使用處則沒有太大的溫度變化,對實際使用上沒有太大的影響。
- 燒機實測(運作)
- 機身溫度實測(運作)
至於在燒機測試時,筆電的散熱風扇噪音值最高為 69.6dBA,這是包含環境聲音的測試數值,可以供各位參考。
筆電綜合效能測試:
電腦綜合效能測試部分,在 PCMark 8 三種模式測試模式進行,分別獲得 3,810 / 4,932 / 4,521 的效能表現,在效能等級表現上,都有接近高階遊戲電腦的平均效能。至於在 PCMark 10 效能測試中,這款筆電則獲得 5,282 分,效能等級排名則來到首位的位置。
- PCMark 8 Home accelerated 測試
- PCMark 8 Creator accelerated 測試
- PCMark 8 Work accelerated 測試
- PCMark 10 測試
電池續航力測試:
Aero 15-Y9 內建 94.24Wh 容量充電式鋰電池,小編在平衡電源管理模式下,螢幕亮度設定在 50% 的數值,關閉藍牙連線、GPS 定位,並開啟 WiFi 無線網路連線,並維持在網路連線狀態下進行測試。在 PCMark 8 Home Conventional 模式下,測得 2 小時 38 分鐘的電池續航力表現。
- 鋰電池資訊
- PCMark 8 Home Conventional 測試
導入 AI 人工智慧功能的 GIGABYTE Aero 15-Y9,在這波以 RTX 20 系列顯卡為主的電競筆電新產品中,確實找到的與別人與眾不同的主打特色,加上 All Intel Inside 的硬體零組件保證,以及輕薄的筆電外型設計,即便外型上沒有太大的變動,但整體來說用料與作工部分都算是相當有誠意。完整的 I/O 端子埠與高階的硬體規格配置,對於實際使用上並沒有太多窒礙之處,也能滿足一般工作與遊戲娛樂上的需求。
需要大量數據進行分析學習的 AI 人工智慧功能,在短時間的使用下,其實無法明顯感受到針對不同應用程式帶來的自動效能設定,小編絕大多數的時間,是使用手動的高效能模式下進行效能測試,但在 4K 解析度的顯示螢幕下,加上使用的是 Max-Q 架構的 RTX 2080 顯示卡,讓效能表現有很大的影響,但在 Full HD 解析度下,就恢復正常的表現。因此,建議各位在玩 AAA 遊戲時,可以將解析度調整至 Full HD 下進行,也能保有高品質的遊戲畫面。
總而言之,GIGABYTE Aero 15-Y9 電競筆電,擁有輕薄的機身設計,加上高階硬體規格與完整的連接埠配置,雖然效能表現沒有預期來的優異,但還是能滿足一般工作環境與遊戲娛樂上的需求,如果能讓消費者選擇螢幕解析度的話,會讓這款 AI 電競筆電在市場上更具吸引力。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bit.ly/2Gu16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