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

MOBILE01新聞 GIGABYTE AORUS 15 搭載 240Hz、4ms 螢幕的強悍電競筆電 百家樂 http://www.iwin9418.com

GIGABYTE 在今年初的 CES 國際消費電子大展,發表全新的 AORUS 15 電競筆電,終於在稍早前於台灣正式開賣,這款全新的 AORUS 15 電競筆電,與先前 GIGABYTE 推出的 AERO 15 一樣搭載 Microsoft  Azure AI 人工智慧技術,透過雲端資料庫不斷的學習演算,讓系統能自動切換到適合 CPU 與 GPU 的效能輸出模式。此外,AORUS 15 具備 Sharp IGOZ 240Hz 15 吋電競螢幕,並內建最高 Intel 第九代 Core i7 處理器、最高 32GB DDR4 2666MHz 記憶體、最高 6TB 雙 M.2 SSD 儲存裝置配置,以及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8GB GDDR6 顯示卡等規格配置,整體的效能表現也是頗令人期待。
GIGABYTE AORUS 15 搭載 240Hz、4ms 螢幕的強悍電競筆電

AORUS 15 採用鋁合金材質打造機身,並採用黑色配色與霧面塗層,螢幕上蓋的 AORUS Logo 與兩側機身線條,在開機狀態下,都會有白色光源的燈光效果,不過無法讓使用者自行設定顏色與發光模式。

從筆電側面不難看出 AORUS 15 並非以輕薄為主打的電競筆電系列,在筆電前端的左右兩側邊角,GIGABYTE 特別加上燈光飾條設計,這是可以讓使用者自行更換燈光顏色的設計。

機身尾端則可以看到左右兩側散熱孔,同時也備有電源輸入插孔、HDMI 2.0、mini DisplayPort 1.3 與 USB-C 3.1 Gen 2 等 I/O 端子埠,會將這些端子埠設計在機身尾端,主要是便於讓使用者可直接外接三個顯示螢幕,不會讓機身左右兩側有難看的連接線,算是相當貼心的設計。

機身尾端
I/O 埠配置

為了解決 GIGABYTE 長久以來的為人逅病的散熱問題,這次 AORUS 15 採用全新的 WINDFORCE 2X 散熱系統,包含機身尾端與側邊都有散熱用的出風口與進風口的配置。
左側散熱孔
右側散熱孔

機身底蓋也可看到比起前代更大型的進氣口配置,機身內則有兩個厚度為 12mm 的 12V 散熱風扇,71 個扇葉設計比傳統的散熱風扇增加 50% 的風量,同時也搭配 6 根熱導管,能獨立將 CPU 與 GPU 所產生的高溫排出。

除筆電尾端的 I/O 埠之外,在機身左右兩側還備有 RJ-45 有線網路插孔、三組 USB-A 3.1 Gen 1 傳輸埠、MicroSD 記憶卡插槽,以及 3.5mm 複合音源插孔等 I/O 埠配置。

右側 I/O 埠
左側 I/O 埠

AORUS 15 電競筆電提供 Sharp IGZO 240Hz/4ms 與 LG 144Hz IPS 兩種規格的顯示螢幕選項,不過均為 Full HD 螢幕解析度與 15.6 吋螢幕大小配置,小編這次測試的機種則是採用 Sharp IGZO 240Hz/4ms 電競顯示螢幕,採用左右兩邊 6mm 厚度窄邊框設計,顯示螢幕上方則有 HD 視訊鏡頭與雙陣列是麥克風裝置。
顯示螢幕
螢幕解析度
視訊鏡頭與麥克風

AORUS 15 配備全尺寸孤島式鍵盤,並附有獨立數字操作按鍵,下方擁有鑽石切割邊緣裝飾的精密觸控板,則支援多點觸控與手勢操作功能。鍵盤上的 WASD 按鍵也有白色邊框的特殊標記設計,藉以增加玩家的辨識度。RGB 鍵盤背光也可讓使用者自行設定燈光顏色與發光效果,右側的數字按鍵部則受限於機身尺寸,在某些功能按鍵的顆粒大小稍微小一些,在實際使用時也特別注意一下按壓的手感。
筆電內部配置
鍵盤與鍵盤背光
獨立數字按鍵

AORUS 15 內建 62Wh 充電式鋰電池,實機的重量為 2.215Kg,比起實際拿起來的手感還要輕一點,機身尾端最厚處,在未含防滑橡膠墊的厚度為 24.61mm,算是偏厚實的機體設計。
筆電重量
筆電厚度

隨機配上的專用變壓器為 230W 電壓規格配置,變壓器的體積則稍嫌厚重,搭配可拆卸式電源線,對於實際攜帶上確實產生滿多不便的情況,算是可以加強改進的地方。
專用變壓器與電源線
變壓器規格

內建的 AORUS Control Center 應用程式,則可讓使用者查閱 CPU、GPU、記憶體與硬碟的使用率,下方還有硬碟資訊、健康狀態、硬體資訊、風扇資訊、電池等相關資訊,且會提供即時的數據更新。管理中心則可進行電腦基本功能與散熱風扇模式的快速設定,RGB 設定則可調整鍵盤背光顏色與發光模式,最後看到的更新升級中心,則可讓使用者針對不同硬體與軟體的韌體版本進行更新,也算是相當便利的功能設計。
AORUS Control Center 智慧儀表板
AORUS Control Center 管理中心
AORUS Control Center RGB 設定
AORUS Control Center 更新升級中心

本次測試的 AORUS 15 為高階硬體規格版本的機型,內建 Intel Core i7-9750H 2.60GHz 處理器,為六核心 12 線程架構,搭配 12MB L3 快取記憶體,主要記憶體則為 16GB DDR4 2666MHz,採用雙通道架構。顯示卡則為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搭配 8GB GDDR6 獨立顯示記憶體。 

處理器效能測試:


CPU-Z 測試軟體中,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452.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為 3379.1 分,CINEBENCH R15 的單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為 176 分,多執行緒效能測試結果則是 1,195 分,OpenGL 效能表現則有 122.14fps,而在 X264 影音轉檔效能上則獲得 39.1FPS的效能表現。

快取記憶體與記憶體效能測試:


主要記憶體的效能測試結果為 37269 / 37735 / 32566 MB/s(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則為 60.9ns,至於 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為 275.65 / 189.05 / 238.83 GB/s(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12.4ns。  

硬碟讀寫效能測試:


這款 AORUS 15 採用 SSD 搭配 HDD 雙硬碟儲存架構配置,系統碟為 512GB 容量 Intel 760P M.2 NVMe PCIe 3.0 x4 SSD 固態硬碟。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效能表現為 3036 / 1563 MB/s,TxBench 效能測試中,循序 Max QD32 效能測試中,獲得 3107.939 / 1617.615 MB/s 的效能表現。

主要儲存硬碟則為 2TB 5400RPM SATAIII HDD 硬碟配置,在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效能表現為 136.9 / 133.2 MB/s,TxBench 效能測試中,循序 Max QD32 效能測試中,獲得 135.800 / 134.429 MB/s 的效能表現,超過平均 80MB/s 的讀寫效能算是不錯的表現。

最後小編也實際測試一下這款筆電的開機速度表現,在最佳的開機速度時間為 26 秒,有 SSD 固態硬碟的加持確實能提升開機的速度。

圖型效能測試:


這次測試的 AORUS 15 是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顯示卡,非為輕薄電競筆電的  Max-Q 架構,在 3DMark Fire Strike 三種測試模式下,分別獲得 17,187 / 9,213 / 4,805 分的效能表現,整體的效能比起先前測試過的 RTX 2080 Max-Q 還要出色。小編另也使用 3DMark 測試軟體中三個 DX12 測試環境模式進行效能測試,首先看到 3DMark Time Spy 模式下,得到 7,761 分的效能分數,在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模式下,獲得 3,550 分的效能分數,效能等級排名則與上方相同。至於全新的 3DMark Port Royal 模式,則有 4,371 分的效能表現,均算是相當出色的圖形效能表現。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測試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測試
3DMark Port Royal 測試
3DMark Time Spy 測試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測試

在《Unigine Heaven Benchmark》圖形測試軟體中,將圖形品質設定在 Ultra 模式,關閉垂直同步並開啟 4xAA 反鋸齒模式,在 FULL HD 全螢幕解析度下,得到 4,063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161.3fps 效能表現。《Unigine Valley Benchmark》測試模式中,小編也採用相同的環境設定,獲得 5,020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120.0fps 效能表現。

最後來看到《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圖形效能測試軟體,小編則分別使用 1080P Extreme 與 4K Optimized 兩種模式進行測試,前者獲得 4,893 分與平均 36.60fps 的效能表現,後者則測得 6,436 分效能分數與平均 48.35fps 的效能表現。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1080p)
Unigine Superposition Benchmark(4K)

最後看到《Final Fantasy XV Benchmark》的遊戲圖形效能測試中,小編在 Full HD 全螢幕解析度,以及 High Quality 畫面品質環境下進行測試,測試結果為 8,210 分與 High 的效能等級。 

實機遊戲效能測試:


首款《極地戰嚎5》的實機遊戲效能測試中,在全螢幕 1920 X 1080 解析度,開啟 240Hz 螢幕更新率中進行測試,遊戲畫面品質則在極高的設定,最終測得的效能表現為平均 79fps。 
《極地戰嚎5》顯示設定
《極地戰嚎5》畫質設定
《極地戰嚎5》效能測試

刺客教條:奧德賽》實機遊戲中,同樣將遊戲測試環境設定為 1920 X 1080 全螢幕解析度,開啟 240Hz 螢幕更新率,並將畫面品質與特效設定至極高的配置,最終所測得的效能表現為平均 56fps。 
《刺客教條:奧德賽》顯示設定
《刺客教條:奧德賽》畫面設定
《刺客教條:奧德賽》效能測試

在《火線獵殺:野境》的實機遊戲中,同樣將測試環境設定為 1920 X 1080 全螢幕解析度,並開啟  240Hz 螢幕更新率,並將畫面品質與特效開啟至非常高的配置,最終所測得的效能表現為平均 64.79fps。 
《火線獵殺:野境》影像設定
《火線獵殺:野境》畫質設定
《火線獵殺:野境》效能測試

古墓奇兵:暗影》的遊戲效能測試,遊戲環境設定在 1920 X 1080 全螢幕解析度,關閉垂直同步並開啟 TAA 反鋸齒,以及 NVIDIA RTX DLSS 技術,影像畫質當然是在最高的設定值下進行測試,最終獲得平均 88fps 的效能表現成績
《古墓奇兵:暗影》顯示設定
《古墓奇兵:暗影》圖像設定
《古墓奇兵:暗影》效能測試

最後一款實機遊戲測試則為《戰地風雲5》,小編將遊戲環境設定在 1920 X 1080 全螢幕解析度,並開啟 240Hz 的螢幕更新率,關閉垂直同步並開啟 DX12 遊戲環境與最高特效品質,在開啟 DLSS 與 DXR 技術後,所測得的效能表現為平均 57.6fps
《戰地風雲5》影像基本設定
《戰地風雲5》影像進階設定
《戰地風雲5》影像進階設定

散熱效能測試:


小編在高效能模式與最大散熱風扇轉速模式下進行散熱效能測試,使用的測試軟體為 FurMark 與 Prime95,在待機時可以看到 CPU 溫度平均為 37 度,耗電瓦數平均則為 4.65W,至於 GPU 溫度則為 35 度。實際測量筆電機身溫度,最高溫出現在筆電後方左側散熱孔處,最高溫為 37.1 度
燒機測試(待機狀態)
待機時溫度觀測

用兩個測試軟體進行約 15 分鐘的燒機測試後,可以看到 CPU 溫度提升至 95 度,耗電瓦數則來到 57.93W,而 GPU 溫度最高則來到 79 度,機身溫度最高處則在筆電機身內中央處,最高溫為 40.3 度,不過在散熱風扇的高速運作下,對於實際使用倒是沒有太大的影響。
燒機測試(15 分鐘運作)
燒機時溫度觀測

這邊小編也在散熱測試運作時,進行散熱風扇噪音的測試,在包含環境噪音的情況下,小編測得的實際噪音值為 68.9dB,算是較為大聲的噪音表現,在配戴耳機的情況下是不太有感覺,但如果是在安靜的環境下,這個低頻的風扇轉速聲音就會相當明顯。

筆電綜合效能測試:


最後來看到電腦綜合效能測試,小編使用 PCMark 10 測試軟體來進行測試,所獲得的效能分數為 5,974 分,雖然目前這個應用程式無法針對這款筆電進行效能等級排名,但依照之前測試過的 GS75 Stealth 電競筆電的測試結果,AORUS 15 的綜合效能表現,也已超過 4K 電競桌機的平均效能表現,也算是工作與遊戲都能兼顧的筆電機種。

近年來不斷致力於電競筆電研發與創新的 GIGABYTE,繼先前推出全球首款搭載 AI 人工智慧技術的 AERO 15 輕薄電競筆電後,緊接著另外一款具備 AI 人工智慧的 AORUS 15 也隨之現身,同樣也具備 All Intel Inside 主要硬體規格零組件,以及市面上高階零組件的用料品質認證特色,雖然這款筆電並非輕薄機身設計,但整體的效能表現上,確實具備一定的水準,小編在 AI 人工智慧技術開啟的狀態下,所進行的效能測試表現都相當不錯,足以應付一般工作情境、家用娛樂與 3A 等級的遊戲娛樂體驗。

AORUS 15 以 14 吋寬的機身嵌入 15.6 吋的顯示螢幕,且所用的螢幕最高可選擇 240Hz / 4ms 規格的電競顯示螢幕,小編也實際試過 240Hz 的螢幕進行《戰地風雲 5》的遊戲,說實話真的要相當仔細觀看,才能看出整體的順暢度真的有所提升,請原諒小編的眼睛不太好~整體來說,AORUS 15 具備完整的 I/O 埠、高階硬體規格配置、能自動調整效能的 AI 人工智慧技術,以及 All Intel Inside 主要規格用料等功能特色,加上實際的效能表現也相當出色,若能再針對散熱噪音與效果進行更近一步的修正,或許能讓效能獲得更大的解放,同時也能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目光。

Let's block ads! (Why?)



from Mobile01 本站新聞 http://bit.ly/2W2RqkW